装备 ▪ 课程 ▪ 软件 ▪ 文创 全栈教育解决方案提供商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众创板挂牌企业

《大型游具与人类/环境共生的设计途径探讨》读后感

By COOTEM TEAM | 2015-09-21

1、文章对中国大型游具设计的积弊揭示十分深刻,传统设计对材料的耗费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同质化竞争和市场上形成的对“中国式”游具的审美疲劳日益明显;
 
2、企业主的经验性认识、模仿意识、压迫性强制行为以及设计师们缺乏系统学习和专业训练的状况直接导致了设计观念和设计实践的“套板效应”,长期以来没有突破;
 
3、企业主和设计师缺乏国际视野、前瞻视野和接地意识,即使偶有出国参观、研讨,要么邯郸学步、不得要领,要么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环境与幼儿心理的考虑很少,人机交互的体现得不到全面呈现,设计多以闭门造车为主,目前已经显露出“江郎才尽”的趋势,正是这种轻设计、轻创意、重实物、重造型的固有思维造成了目前制造业日益走向没落的边缘;
 
4、文章给了我们未来大型游具设计的方向,即与环境的融合,充分营造有利于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心理环境、生理环境和娱乐环境,与特定环境水乳交融的整体设计方案,不仅符合审美,也使设计具有艺术个性,避免了千篇一律的工业化倾向;
 
5、文章提示了注重创意和文化,符合审美规律、自然规律、教育规律的基于差别化环境的一体化设计方案,这有利于我们找到另一个客观存在却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未来市场;
 
6、可以预见,未来的游具竞争一旦转移到智力优势和人文、创意优势上,最大程度依赖硬件和劳动力的现有局势将会得到改观,有利于改变当前设计以繁杂为美的趋向,最终推动整个行业的正常发展;
 
7、从陈老师文章中产品与环境共生的命题和交互理论中我们还得到一个启示:可不可以基于人文关怀,在环境分析与特殊人群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几个针对残疾儿童的游具一体化方案,从而开辟一个大多数厂家不重视的小众市场?因为这些孩子也需要关怀和欢乐;
 
8、文章进一步启发了游具企业未来的突围方向,优质企业将来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秘笈不再是同质超越,而是如何做得与别人“大不同”。           (文:谈云峰)
 
 
附:中国美术学院陈苑教授论文
 
 
大型游具与人类/环境共生的设计途径探讨
 
陈苑
 
中国美术学院
 
 
摘 要:在中国,大型游具形态设计的幼稚化和同质化已经成为“美化”自然环境的一大败笔,其功能设计的简单化又掠夺了少年儿童身心自由发展的训练空间。大型游具产业集群过度追求产品的经济利益,轻视其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不良影响值得深思。本文从大型游具的作用方向、作用效果、作用事物类型、表现方式、作用空间范围等方面对其设计进行全方位的价值探讨,提出能够与环境/人类共生、符合环境美学的设计途径,意在倡导设计师和企业决策人重视设计的一物多用、资源最小化浪费和最大化利用,关注产品功能与娱乐需求的对接、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契合,促进大型游具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型游具;价值;设计;环境;共生
 
中图分类号:TS6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629(2014)03-0000-00
 
 
About the Design Approaches of Large Playground Equipmentand Human / Environment Symbiosis
 
 
ChenYuan(China Academy of Art,Hangzhou310002,Zhejiang,China)
 
 
Abstract:In China, the primitivization and homogenization of the shape design of largeplayground equipment have become a failure of “beautifying”naturalenvironment,the simplification of theirfunction design has plundered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space ofchildren. Large playground equipment industrial clusters pursue the economicinterest of the product excessively, but they despise the social value and cultural value of the product, it deserve us to ponder over the wasting of resourcesand the harmful effect caused by this phenomenon. In this paper, we comprehensively discussed the value of the designof large playground equipment from functional direction,functional effect, functional type,manifestationmode, interaction special scale,and etc.,proposedthe design way which can live together with environment/human and conform toenvironmental aesthetics,intendedto initiate designers and enterprise decision makers to pay attention toversatile product,minimum waste and maximumutilization of resource,payattention to the butt joint of product function and entertainment needs,the conjunctionof form and naturalenvironment,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development of large playground equipment industrial cluster.
 
Key words:largeplayground equipment; value; design; environment; live together
 
 
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1大型游具设计
 
游具,供游戏娱乐用的器具。大型游具,作为公共空间的少年儿童休闲娱乐设施,其主要功能是提供用户肢体运动的条件和互动交流的环境。大型游具因为占地面积大,其外观、色彩和材料成为与周边环境景观共生的主要因素;因为形态复杂,其功能和作用产生与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共生的关联;因为材料消耗多,其使用寿命又形成资源利用程度的一个衡量指标。大型游具的价值,除本身的经济价值外,更多的应该追求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大型游具的设计,更多的应该思考如何有效利用可再生资源、可循环资源和环境资源,做到尽可能一物多用,尽可能少用资源,并且尽可能将资源利用最大化。
 
1.2中国的大型游具产业现状与问题
 
在中国的大型游具产业集群地,如今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境地。市场呈现的,一面是同质化泛滥、竞相抄袭模仿,一面是塑料资源的浪费,以及形态、功能设计对于环境和人类共生需求的背离。事实上,企业经营者的思路左右着设计师的头脑,货币价值的最大化是企业主要的追逐目标。从笔者接受过的委托设计经历,感受到作为设计师的痛苦、无奈和担忧。
 
首先,中国的大型游具设计(图1),多半以塑料为主要基材,消耗量每套至少需要2吨左右,使用寿命一般少于10年。在全球资源危机的今天,如果同一个公共空间的大型游乐设施在一个世纪的时间轴上更新10次,资源就会消耗10次。汇集到整个中国,其资源浪费将难以估量。其次,形态设计的幼稚化和同质化也已经成为“美化”自然环境的一大败笔,功能设计的简单化又掠夺了少年儿童身心自由发展的训练空间,对儿童的技巧和能力缺乏信任的游戏环境和设施限制,最终又将压制而不是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再次,标准化、成人导向的游乐观点主导了中国的大型游具市场,在此产业集群中,有不少企业决策者对产品研发并不在行却要参与设计和导向,致使麾下设计师除了从命别无他选。最终产品便呈现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图1这样的“乱炖”产物。
 
1.3研究意义与目的
 
研究大型游具与环境/人类共生,可以发现大型游具的理性设计途径,即如何一物多用、资源最小化浪费和最大化利用,如何将功能与娱乐需求的对接、形态与自然环境契合,具有重要社会意义。本研究可以给环境规划决策者提供中国未来城市规划的资料参考和思维导向;可以提醒相关企业产品研发的决策者知晓其产品与城市有机共生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未来城市建设的发展来研发大型游具产品,杜绝资源浪费、过度设计和盲目生产;可以指导设计师树立正确的设计观,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具有先进性和理性思维的优秀设计。
 
1.4研究依据
 
在过去的几年中,笔者与相关企业设计合作中积累了较丰富的实际经验和设计体会。针对中国大型游具产业集群业态以及城市休闲娱乐设施设计与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参考欧美发达国家相关议题的解决方案,结合中国城市文化特征和公共空间娱乐需求,来提出个人的综合性设计建议,探讨符合大型游具与环境共生、与人类共生的设计途径。
 
2 大型游具与人类共生
 
人类的发展,是自然界高级动物发展的一大表征。人类的发展,伴随着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当今的社会,工业已经高度发展,人们已不再重复像凡尔赛宫里的奢华游乐园那样的人工建设,而转为工业化生产。但是大型游具终究是为人类服务的一种户外设施,它的存在,必定依附于人类的需求。
 
2.1作用方向
 
大型游具的种类很多,但绝大部分是为12岁以下儿童(亦即小学或更小儿童)服务的(本文也以这个年龄段人群为主要目标),因此我们的设计必须立足于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共生,使大型游具的人群作用方向直指他们。
 
对于儿童来说,“玩是一种创造活动,人类与实物、符号和想法的游戏是文明和文化发展的基础,而游乐场地则是文化和创造力的培育基地。”[1]好的设计是为人类与自然/文化之间创造一个平衡与和谐的氛围。[2]因此,设计必须建立在这个用户群体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从儿童心理学、儿童生理学以及儿童行为学的角度,结合人机工学要求的正确尺度去分析研究。此外,好的设计还可以将家长纳入目标群体,让他们可以直接参与孩子的互动玩耍,而不是中国那样家长只能在一旁守候。
 
2.2 作用效果
 
大型游具既然为儿童服务,就应该首先搞清楚儿童的认知发展和生长发育需求。了解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方法就是分析信息处理模式,这一模式将心理看做是重要的信息处理装置,需追踪的信息流开始于感官获取的输入到以某种行为为方式输出结束,其中由同化、储存、转化和恢复这些干扰作用连接。[3]认知发展根本上来讲是一个社会过程,是文化、人际和个人三者合理的结果,而人际交往是儿童接触外界信息的窗口。毋庸置疑,大型游具正是为儿童特别提供的进行人际交往的载体,儿童借此可以相互交流、探索、游戏或竞技,并从中获取大量的认知信息。感官认知的能力训练是帮助儿童心智发展的重要环节,大型游具的形态、功能、色彩、材料能够给儿童潜移默化的认知能力提升。发达国家的大型游具探索性、竞技性要远胜于中国。
 
儿童是人类生长发育最重要阶段,大型游具占据面积大、有一定高度,因此它能够给与儿童很大的活动范围,儿童在其上进行各种肢体运动,获得体能和协调性的提升,因此它也是儿童生理发展活动的重要辅助设施。发达国家的大型游具在肢体活动的可能性和挑战性方面也远远胜出。
 
3 大型游具与环境共生大型游具的类型和表现方式,能够决定与环境共生的程度。
 
3.1 作用事物类型
 
对于大自然的理解,儿童与成人的理解有着很大的区别。据1994年专家在丹麦针对儿童和成人所做的调查表明:成人对大自然的理解要比儿童宽泛很多,儿童只单纯把植物、地球上的要素如太阳、水和动物联系起来,但他们强调人类要多过成人。在他们看来,大自然就是活着的东西,也就是生命和活力;而另一方面成人则经常性地把大自然和一个有森林或沙滩的地方联系起来,并且把度假体验以及环境问题联系起来。[4]因此,当我们思考大自然和儿童的时候,要谨慎区别儿童所理解的概念和成人的不同。借用Barbara E. Hendricks(英国,有三十多年经验的儿童娱乐环境设计师,拥有自己的研发公司,也是多家大型游具国际公司的专业顾问)的话来说,生命和运动是可交换的,那么自然是活着的东西,自然是运动的,而玩也是运动的,那么玩不就是自然么?由此,我们推断出作为大型游具,其作用事物应当具有自然属性,可以是关于水、生命、地球(岩石)、沙土、树木等的事物。发达国家的设计师已经开始遵循这个原则,而中国的设计师还很少有这个意识。
 
3.2 表现方式
 
大型游具需要动态设计,也就是为改变而作设计,无论是人口的变化或绿化的变化。换言之,以不变应万变,用长时间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方式来呈现,无论人种、文化或环境发生多大变化。这样的设计,可以让材料利用最大化,成本最小化,与环境共生的目标最接近。大型游具的设计与环境产生回应、与自然融为一体,并尊重所在区域的商业或社会需求,它最终必将成为充满乐趣的可持续化儿童乐园。用那些被儿童认为是大自然要素的物质,组成水的主题、沙的主题、木的主题、地球的主题......无疑能够成为永不退色、永不落后的表现方式。
 
近年来欧洲诸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均出现融自然景观、环境与游乐设施一体的设计表现方式,已经预示了这种设计表现趋势将成为主流。而现在国内企业仍采用成人导向的设计主题,例如“小博士”、“变形金刚”、“水果乐园”、“海洋世界”这样带有人生观、世界观和时间性的名词来定义,都是过分的和不恰当的表现方式。
 
3.3 作用空间范围
 
如3.2所述,大型游具在中国和欧美国家是如此不同,其作用空间范围自然也不相同。在中国,大型游具通常坐落于街角空地,但跟周边环境没什么关系,作用空间仅限于游具本身,给人的感觉是人为的和受约束的,突兀可笑;与此相反,欧美及其他发达国家大部分大型游具都经过特别设计已经跟周边环境和景观很好地融为一体,作用空间范围具有很大延伸性,给人的感觉是自然的和惬意的。相比之下,中国的设计是点状的,孩子们的活动范围非常局限,而发达国家的设计是渗透性的片状设计,规模和尺度更加宽大,孩子们的活动范围相当之大。
 
4 大型游具的设计途径
 
就中国现状来讲,笔者之见,大型游具与环境共生、与人类共生的设计途径,主要可有三个。
 
4.1 一体化设计
 
将游具、教具和周边环境景观做一体化设计——一物多用、资源最小化浪费和最大化利用。从本质上讲,融自然环境和景观一体的设计已经脱离了我们所指的大型游具的传统设计理念,不仅是一境、一景、一设计,而且需要工业设计师、景观设计师或建筑设计师甚至其他领域的专家的跨界合作。
 
游具与周边环境景观的一体化的设计,可以利用自然山体或人造山体、各种自然石块或人造石块、自然水体或人造水体、自然树林或人造树林等等自然形态或人造自然形态的元素,结合工厂制造的大型游具固有的某些构造体,如滑梯、楼梯或建筑物,来建造浑然一体的游乐场,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属于他们、回归自然的游乐场所(图2)。应该说这也是大型游具与环境/人类共生的一种设计趋势。大型游具作为服务于儿童这个主体的客体,一体化设计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就首先必须为主体肯定。要达到与人类/儿童共生的目的,就要把自然界的重要元素结合到大型游具的设计里,才能投其所好、吸引儿童的眼球。
 
游具、教具和周边环境景观做一体化设计,可以融入生活中常见的计时、计数、计量以及各种与自然科学规律相关的概念,并不留痕迹的附加于游具本身,而不是那种把抽象的加减乘除及数字符号、字母符号直接放在游具的某个部分的表面做法。如德国法兰克福棕榈园里的水乐园,就是包含“一条蜿蜒起伏的水渠——多个标有水位刻度、可手动控制流量的闸门——可手动送水的螺旋水斗——可手动取水的水泵”的一个大型游乐体验系统。其中工业化生产的是那些做工精良的不锈钢水闸、水泵和螺旋水斗,一般使用50年都不会有问题(图3)。
 
4.2 重新定义下的再设计
 
将游具的形态和材质进行重新定义下的再设计,——寻求功能与娱乐需求的对接、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契合。大型游具作为融入自然环境的一个主体,对其功能、形态进行重新定义,对使用材料进行新的工艺尝试,是中国设计师必须探讨的课题。
 
功能的更新,主要指在体能锻炼的基础上,可以融入五感认知(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科学原理(重力、势能、能量转换、速度、流量等)或探索与发现等方面的功能体验。特别是科学原理认知体验方面,可以利用光线的反射/折射/明暗变化/日晷、水的流速/流量/分流/虹吸这样的科学原理来设计其中的部分游具,让孩子们协同完成/独立探索各种可能性并最终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这样的设计充满趣味和变化,可以使儿童的心智、体能和交流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这种基于儿童成长全面发展需求的功能设计也是与人类共生可持续设计的一个重要理念。
 
形态的更新,必须要摈弃中国惯用的滑梯/秋千/攀爬扶梯/洞穴等人造形态。以游乐场的周边环境形态为主要依据来营造设施本身形态,达到与环境共生的目的。整个游乐场地可以模拟坡地(图4)、山地(图5)、林地(图6)、湿地(图7)等自然生态环境,并根据其整体的自然尺度和形态来设计下滑、攀爬、跳跃、匍匐的路径和设施。这种符合美学、环境设计和生态设计的大型游具形态定义,也被视为目前和未来国际上最流行的发展趋势。
 
材料上的取用方面,据笔者调查,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以自然界的材料和人造的复合材料相结合的材料设计原则,如塔楼建筑的隔断墙面尽量采用防腐实木或彩色水泥;用于地面缓冲安全保护的地垫材料,一般采用经过处理的软木颗粒、废橡胶颗粒、沙粒等等;滑道尽量采用经久耐用的不锈钢做主体基材;攀爬类设施通常运用绳编的软性结构或攀岩的金属手把附件。所有这些,维护和更换都非常方便。中国大部分采用塑料和金属,使用寿命最多10年的塑料件,一旦损坏就只能报废,无法修复,可持续性很差。在中国未来的设计中需要慎重思考和改变。
 
4.3 不能忽略的家长群体
 
欧美国家法律规定,一定年龄以下的儿童外出或居家须由家长监护,中国虽然没有硬性法律,但家庭的独子结构则更加表现出全方位监护,所以在儿童聚集的游乐场所那些陪伴家长的休息问题就不可忽视。在我们关注大型游具设计的同时,家长的休憩场地和设施也应该纳入设计通盘规划并进行一体化设计或协调设计,无论是从设计美学还是从体验设计的角度,休息区设施的外观和家长的感受同样重要,它是大型游具与人类共生不可遗漏的一个设计要点(图8)。仅在周围加一些普通的公园椅或坐具会破坏整个活动区域的外观视觉效果,是不完整的大型游具系统设计。中国的相关企业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企业关注到这一点,家长是被遗忘的用户人群,需要反思和改进。
 
4.4 企业的转向
 
上述的设计理念转向,必将给相关制造业带来革命性的产品方向转变。产业集群的做法,要突破目前不良竞争模式:每家企业均生产全规格产品,并且相互模仿,相互攀比,比体量、比数量、比价格,恶性竞争的后果必将是自相残杀,自取灭亡。抛弃现有的产品生产模式,并不意味着退出行业竞争,而是预示着企业研发产品的定位走向更高层次,更加迎合与人类/环境共生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具体可通过产品系统定位,把围绕前述自然元素主题的整体模块拆分成若干个小模块,例如:围绕“坡地”主题,把构造体拆分成若干个小模块,形成不同尺度的坡地基础模块、表面安全覆盖模块、附加滑梯模块、攀爬辅助设施模块、洞穴模块、休息坐具模块等等,由一家或几家企业承担其中一些模块的深度分类设计制作,产生相互关联又相对专业的新产业集群模式。以此类推,还可以产生出“水”、“山地”、“林地”、“湿地”等主题的大型游具产业集群。中国地大人多,可以预见,在这种新设计概念下形成的产品必将更加契合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企业之间关系也能更加融洽,共赢共生。
 
5 综述
 
一个世纪以来,世界上众多设计师、建筑商、幼教老师都参与了大型游具的设计,可谓多样化的设计师队伍,但是大型游具的设计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中国的问题尤其严重,无论是相关制造业还是城市设计规划。本文对大型游具与环境/人类共生、符合环境美学的设计途径探讨,其目的首先是提醒中国设计师和企业决策者要从儿童眼里看世界,以儿童发展和儿童心理学的思维,结合社会学、公共策略、环境学和设计学理论架构,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研发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产品/环境一体化设计;其次是倡导大家要重视设计的一物多用、资源最小化浪费和最大化利用,关注产品功能与娱乐需求的对接、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契合;最后给大型游具产业集群提出了良性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建议,给国内各地城市建设特别是儿童娱乐空间设计也提供新的思路和见解。期望在今后的相关设计中有较大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Barbara E. Hendricks. Design for play[M]. 2nd ed. England: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2011:29.
 
[2] Barbara E. Hendricks. Design for play[M]. 2nded. England:AshgatePublishing Limited, 2011:95.
 
[3] [英]谢弗(Schaffer,H.R)著,王莉(译). 儿童心理学[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248.
 
[4] Barbara E. Hendricks. Design for play[M]. 2nd ed. England: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2011:191.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

酷腾科教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4008-088-211
7*24小时客服电话